首页>资讯 > >正文

建设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武汉出台重要方案! 天天观察


(资料图)

2022年11月,武汉市入选国家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就如何建设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武汉近日出台了《武汉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5月19日下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并答记者问。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建造政策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工业化建造和智慧化运维等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基本建立,打造省级以上智能建造示范项目30个、示范基地8个,催生一批智能建造新型建筑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建造技术研发成果,培育一批智能建造专业人才,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建筑互联网平台,创新行业治理数字化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经验。

《实施方案》从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管理机制、打造智能建筑工厂、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专业人才方面,明确了武汉建设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任务。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武汉要实现全市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中享受相关政策支持的项目占比达到50%以上;开展全过程BIM设计试点建设项目不少于20个,打造全过程BIM设计标杆项目不少于5个;打造30栋智能运维试点建筑物。同时,要打造工程建造领域的“淘宝商城”,服务全产业链生产活动;每年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能建造项目;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建立智能建造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学院、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等,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产业工人,到2025年,累计培训20000名中级工以上智能建造产业工人。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集聚一流建筑企业、一流高校院所、一流优质项目、一流装配工厂等诸多优势。

武汉建筑业居全国同等城市龙头地位,行业吸纳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武汉市“965”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的发布,将智能建造列入全市支柱发展产业,并将产业链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以丁烈云院士领衔的在鄂院士团队力量,为智能建造技术研发提供了战略支撑;优质建筑企业云集,专业技术支撑有力;武汉拥有国家级创新中心、设计中心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在汉院士、勘察设计大师、著名设计师数量居全国前列;装配式建筑在全市全面推广应用,入选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有5家基地获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

此外,根据《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武汉还将重点从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强化支持和推动智能建造产业领域发展。比如,对新获批或通过优化重组的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给予1000万元支持等。

下一步,武汉将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坚持政府推动、院士领衔、企业主导、人才支撑,全面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培育智能建造产业新业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武汉经验,打造武汉智能建造新名片,争创全国智能建造标杆城市。

(通讯员:陈雅岚)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