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到底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以下几个问题带你看清真相!
一、是药店太多了吗?
【资料图】
很多人认为,药店经营困难是因为数量太多。但,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2022年末,包括大参林在内,全国至少已有6家零售药店的门店数量突破了1万家。此外,漱玉平民、健之佳等零售药店的门店也在5000家上下,并正向“破万”目标发起冲刺。
都说不好干,药店数量怎么增加了?有人说,门店数增加是因为连锁药店扩张所致,单体店并没有增加。
不过,门店数量增加,说明在大中型连锁药店层面看好行业发展。而且,大中型连锁店并没有通过合并收购而减少单体店的数量,说明单体店及小连锁药店的日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二、连锁药店并购是否是未来趋势?
全国性连锁药店和局域性连锁店扩张肯定是一种趋势。
虽说目前全国连锁率超过55%,但还没有一家连锁在整个行业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也没有一家直营门店超过2万家、营业额达到几百亿的巨头。
因此,连锁并购重组的趋势会一直持续深化,但市场需要大象也需要蚂蚁,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大象的数量越来越多,就笃定地认为蚂蚁的生存空间减少了。
三、单体店能否存活?
大型超市的出现没有消灭街头便利店,互联网购物巨头们的出现也没有消灭便利店。
用行业灭绝的方式讨论单体店只是博眼球。相较于连锁药店,单体店也有其优势,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行业门店比例调整而否定单体店存在的价值。
往下想,是很多单体店被吞并;往上想,则是很多单体店成长为连锁店。留下来的,都是适应市场变化和提升经营技能的门店。
四、药品平价化,价格体系还有什么意义?
随着带量采购等医药改革深入,药店特别是医保药店药品价格调整在所难免。药店大概率会迎来平价时代。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药店的商品线管理更加精细,盈亏平衡也就在几个点的毛利,这几个点也就是商品价格体系所起的作用。
再退一步说,哪怕大部分药品不赚钱成为吸客商品,商品价格体系也是决定客户流量的重要因素。
五、互联网是不是打劫实体药店的主凶?
如果站在药品零售角度看,互联网销售的确抢走了实体店的一部分份额,它应该算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如果站在合作角度,互联网又推动了药店销售的便利性,提升了门店服务质量,双方相互支持,又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助力者。
这应该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相爱相杀的关系。
作为实体门店,我们不能因为某种科学技术出现而踟蹰不前,把责任归到新兴行业带来的改变。
所以不要抱怨,药店是时候要作出改变了。
标签: